植物标本保存了植物的形状与色彩,以便日后的重新观察与研究,是解决植物学教具问题的有力手段之一,少数植物标本也具有收藏的价值,植物的标本类型分为腊叶标本、浸渍标本、风干标本、沙干标本以及叶脉标本五种标本。
1、腊叶标本又称压制标本,是很常见的植物标本,通常是将新鲜的植物材料用吸水纸压制使之干燥后装订在白色硬纸上制成的标本。16世纪后半期植物分类的迅速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腊叶标本这种新技术促成的。
2、浸渍标本常用于教学、科研、陈列等用途。浸渍标本是将植物全株或者一部分标本浸泡在一定的药剂溶液中所制成的标本。保色溶液的配方很多,但所筛选的保色溶液的配方,只是对绿色的保存效果较好,对其他颜色的保存效果还不太稳定。
3、风干标本是采集植物后,将其置于空气流通的地方将材料风干,然后再装贴或者整株保存于标本瓶、标本袋或者标本盒内。
4、沙干标本是植物采集后,将植物全株或者一部分用沙子包埋起来,完全干燥后能保持原来的生活状态的标本,可用于长久保存。
5、叶脉标本是专门采集植物叶片后,去除叶肉后,经过碱液腐蚀法或者水浸法经过漂洗、漂白、染色、压干而成的标本。
植物标本制作完成后要在台纸的右下角贴上标签,注明编号、 科名、学名、中名、俗名、产地、采集日期、采集者。
标本是什么意思
标本意思是指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标本是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经过各种处理,令之可以长久保存,并尽量保持原貌,藉以提供作为展览、示范、教育、鉴定、考证及其它各种研究之用。标本处理方法可以采取整个个体,或是一部份成为样品,经过如物理风干、真空、化学防腐处理等处理可制成。
植物标本的分类:
1、整体标本:通常用来识别植物,鉴定学名,鉴别中草药。对某一地区进行植被调查也是使用这种标本。例如调查某个学校、山头的植物资源。
2、解剖标本:制作目的在于观察、研究植物某一器官的内部组织结构。如解剖洋葱的鳞茎,以观察基盘、幼芽、鳞叶、须根等结构。
3、系统发育标本:制作目的在于观察研究植物的生活史,即某一植物从种子萌发到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各阶段的生长情况,常用于生物教学和引种栽培及科研方面。
4、比较标本:比较标本主要是比较不同植物的某一器官的异同。
什么叫树叶标本标本: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
而植物标本中很常见的是腊叶标本。腊叶标本又称压制标本,通常是将新鲜的植物材料用吸水纸压制使之干燥后装订在白色硬纸上(台纸)制成的标本。
腊叶标本对于植物分类工作意义重大,它使得植物学家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查对采自不同地区的标本。目前一些大的植物标本馆往往收藏百万份以上的腊叶标本,植物学家借助于这些标本从事描述和鉴定。16世纪后半期植物分类的迅速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腊叶标本这种新技术促成的。
腊叶标本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植物分类学的研究,腊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在普通人眼里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出于一种博物学的传统和情结。当然,腊叶标本本身带给人们的美感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做法:
压制法:准备一木制标本夹,压制时要将标本的首尾不时调换位置。为了促使标本迅速干燥和保存固有的颜色,大约在压制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后,每天可换烘热的草纸一至两次。标本压好后,用针线装钉在一张比较坚韧的白纸上。在右下角贴上标签,然后装入标本柜内,并放些樟脑以防虫蛀。
浸制法:将标本浸在装有酒精或福尔马林的标本瓶内即可。
什么是植物标本?什么是科学标本?什么叫模式标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里面有植物土壤馆。里面有各种植物标本,介绍,土壤标本和介绍。一下来自博览园官网:/show.php?articleid=2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博物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植物研究所标本馆基础上而建的。该标本馆始建于1936年,珍藏有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采自我国西北、华北、西南等地的植物标本约55万余份,是我国目前馆藏量很为丰富的植物标本馆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收集很全、规模很大、建馆历史很为悠久的植物标本馆。该标本馆的馆藏标本不仅是植物种类异常丰富,涵盖了从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的所有类群,而且采集地点遍布全国,尤其是秦岭和黄土高原的植物标本很为详尽,其丰富程度和现有的珍藏价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还藏有植物模式标本300余份,植物照片三万余张。该标本馆先后出版和参与编写了《中国植物志》、《秦岭植物志》、《黄土高原植物志》、《FloraofChina》、《中国滩羊区植物志》、《华北植物区系地理》等植物学专著,在秦岭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乃至西北地区植物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植物博物馆分为展览、收藏、科学研究等三部分。1.展览部分:是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展览面积很大、展览档次很高、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植物学科普基地。它由室内展厅和温室两部分组成,建筑总面积约2000m2,是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很大的植物科学博览馆之一。其中,室内展厅约有1200m2,分为植物的奥秘、植物与环境、植物多样性、植物与人类等4个展厅,系统地展示了一个充满奇闻妙趣的植物世界。而温室约有800m2,重点向观众展示植物界的主要类群和各种趣味植物,揭示植物的多样性和观赏性及其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此外,在室外还栽植着来源于世界各地的数百种花草树木,其中有不少为珍稀濒危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收藏部分:收藏国内外各类植物标本约55万号,收藏量位居全国高校之首。其中有种子植物标本约50万份,蕨类植物标本约2万份,苔藓植物标本约2万份,地衣植物标本约1万份。3.研究部分:包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标本馆(WUK)及植物分类研究室,主要的研究方向有:a、经典分类研究:包括植物资源的调查采集、重要类群的识别区分、专业专属的分类及其系统发育研究等;b、物种生物学研究:对一些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类群,如小麦族、苜蓿属、栎属等,探究其下各类群的种间亲缘关系及其进化过程;c、虚拟植物标本馆及标本馆信息化建设:包括植物标本信息数据库及其共享平台的建立、标本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虚拟标本馆的设计与展示等。并有植物解剖实验室、植物显微摄影室、植物标本制作间及植物分类专业图书资料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网站等附属机构作为技术支撑。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维持植物生长的疏松表层,是地球系统中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共同作用的产物和它们的交汇界面。可以说,土壤是地球的“皮肤”,是维系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很重要部分。土壤是气候、生物、母质、地形、时间和人为活动等成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在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中这些因子表现的方式和强度差异很大,因此土壤具有时间中的演化特征和空间中的分异规律,这些特征反映在土壤的水平和垂直变异上,土壤的层次发育是在现在或过去自然条件下以土壤风化和生物活动为主导过程的物质迁移转化的体现,而土层的水平变异则是气候、地貌和景观条件不同所引起的。土壤是动植物生存及生长的自然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们的生活水平往往取决于土壤的质量以及依土壤生存的动植物种类、数量和质量。肥沃的土壤是昌盛文化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对土壤利用和管理不善以及土壤遭到破坏之时,会给动植物生存及生长带来灾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使文化陷入衰落。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从农耕社会出现以来,土壤一直就是社会不可或缺、很重要的公共财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指出“万物土中生”,这高度概括了土壤对人类的重要意义。“百谷草木丽乎土”(《易经•离》,1000BC)。因为有了肥沃的土壤才有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在封建社会,帝王对土壤也表现出高度的崇敬,“江山社稷”是国之大计,而“社稷”不外是土地和收获!至今,在北京中山公园内,还保留着被称作“五色土”的社稷坛,它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社稷坛既体现了古人对乡土国土的深厚感情,同时又相当准确地反映了我国土壤的分布—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堪称世界上很早的土壤博物馆。本土壤博物馆收集了半个世纪以来,我校的土壤科学工作者在不同时期采集自全国各地的典型土壤剖面,包括整段标本、微型盒装标本和反映土壤发生演化过程的形态标本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反映世界上其他*土壤特征的一些照片和文字材料。土壤博物馆分4个展厅,分别是:(1)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厅;(2)中国土壤分类与分布厅;(3)中国与世界土壤主要剖面厅;(4)土壤与环境及人类的关系厅。我们通过观看这些丰富多彩的土壤,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认识土壤,从而树立保护土壤、珍惜土壤资源的意识。的确,土壤不仅是珍贵的,而且也是美丽的。
怎样用报告解读植物标本腊叶标本就是经过压榨和干燥处理的植物标本,也叫压制标本。只有经过这样处理的标本,才能长久保存而不致霉烂。其制作过程如下: 1)压榨干燥。将采来并经过修整后的标本,铺垫好吸水性强的纸数张,矫正好标本花和叶的位置。摆放标本时,应注意显示植物的自然状态,避免花、叶压在一起,互相重叠。应该使标本有一个或几个花、叶转过来,以观察它们的背面。然后把它们用压榨板或标本夹压好,并用绳子捆绑紧。 换纸必须勤快,刚采回的新鲜标本,头3天要每天换纸3~4次,至少换2次,以后可每日换1次。换下来的湿纸晒干,以便再次使用。干燥需要时间长短,以植物本身性质而定,一般植物的干燥处理约需要4~5天。鉴别标本干燥得是否适度的简单方法是,当我们拿起标本时,如果是没有干的标本,个别柔软的部分,容易弯曲下垂;过于干燥的标本,很容易弯曲折断;干燥适度的标本有弹性,且不易破损。 2)消毒处理。因为植物体上往往有虫子或卵在其内部,如不消毒,则会被虫子蛀食破坏。 消毒方法可以将压干的标本放在消毒室或消毒箱内,再放敌敌畏于玻璃器皿内,置入室内或箱内,利用气熏法杀虫。约3天后取出即可装帧。 3)上台纸、贴标签。把已经干燥的标本放在台纸上,摆好位置,尽量作到美观,尤其应注意标本的花枝不可太近台纸边缘,否则易碰坏。固定的方法有多种。可用线将标本牢固地缝在台纸上;也可以用纸条贴在台纸上,或在台纸上要固定植物枝条的地方。用刀各割一个小口(宽窄正好能穿过纸条),穿过纸条,把纸条的两端粘贴在台纸的背面。 每件腊叶标本必须附有标签。标签是标本的科学证明,标签要按野外记录逐项填写清楚。通常贴在台纸的右下角。 4)贴标本衬纸。很后,将一张跟台纸同样大小的油光纸贴在台纸上端的边缘,使油光纸盖在标本上面,以保护标本。
如何解说植物标本下面是动物标本的解说词,你可以对照着解说植物标本。首先是一段引导词(如果不是向游客解说的就可以忽略了),然后是对于植物的外形、结构简单介绍,然后植物的分布、生长习性,还可以插入关于植物的传说、故事,然后是植物的某些用途,比如食用、药用等等,这样就可以了。
动植物标本展厅讲解词
天津热带植物园动植物标本展厅,位于天津热带植物园综合服务厅的西部。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标本。
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可以说是地大物博,我国的动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我国鸟类品种共1186种,占全球比重为13.8%;兽类品种有350种,占全世界10.8%,两栖类与爬行类分别占全世界7.4%和4.8%,其中鸟类品种比欧、美、俄的总和还多。珍稀鸟类比重也非常大,象画眉我国品种就占74%。全世界天鹅品种一共有5种,我国就有3种。象鹤类品种在全世界有15种,我国占了9种,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丹顶鹤,它是我国特产,更因为它体态优美、举止温雅,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珍禽,更成为我国骄傲。下面就让我们近距离地观察一下这些难得一见的珍禽异兽吧。
松鼠:松鼠为典型树栖鼠种,在树枝间筑巢。松鼠每年可做几个巢、有主、副之分,副巢用于临时休息。雄鼠很少筑巢,但多利用旧巢。它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但主要是食物落叶松等针叶林的种籽,夏季多取食各种浆果和蘑菇,也取食昆虫及其幼虫、蚁卵及其他动物。松鼠有贮藏食物的习惯。每当果实成熟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他嘴里含着胡桃、橡实或者其他好吃的东西,它不仅搜集胡桃和成熟的果实,而且还常常把蘑菇挂在上面的树枝上,待风干后,收藏到仓库里。
画眉:相思鸟和画眉都是苏州地区著名的歌唱型笼鸟。画眉的得名来自古代吴越春秋时期。传说西施和范蠡隐居在浙江省德庆的蠡山时,一次西施在西边浣纱,由于多鸟儿在她身边欢歌鸣唱。范蠡问:“这是什麽鸟,叫得如此动听?”西施笑答:“你看它们都有一双美丽的白眉,就像用粉笔画上去似的,就叫他们画眉吧!”于是华眉知名一直沿用至今。画眉留居在苏州的山林地区,喜欢在灌木丛里穿梭低飞和作窝,常食虫,是自然界内保护农林业的益鸟。当地捕捉和出售画眉的情况比较普遍,现已列为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
喜鹊:喜鹊是人类之友,更是妇孺皆知四时长驻苏州的留鸟,已由江苏省命名为省鸟。说它的名字包括两个含义,一是“鹊鸣,故谓之鹊”,一是“灵能报喜,顾谓之喜”,合起来就是人见人爱的喜鹊。在小说中常将它叫做神女。喜鹊还是传统吉祥图案的常用题材。结成伴侣的喜鹊俪影双双,终年偕对而行,喜欢在树镇宅旁的高树上筑巢而与人为邻的鸟类。雌雄互相照顾,警惕性高,稍有异感,立即发出惊叫,热后连袂远飞。喜鹊秉性强悍,护幼能力表现突现,常与侵入巢区的鹰、乌鸦等进行不畏强暴的殊死格斗,牛郎织女“七七”鹊桥相会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每年七夕,满天飞翔的喜鹊向天河扑去,彼此咬住尾巴,横跨天河搭起一座绚丽多彩的鹊桥,让天河两按苦等一年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做一次短暂的约会。
秃鹫:大型猛禽。外貌丑陋,周身大部为褐色,头上被有稀有疏的褐色绒毛;颈部裸出的无行皮肤成铅蓝色,下缘的皱领浅褐色。说起秃鹫,总会让人联想起西北地区藏族同胞为死者举行的“天葬”。相传当秃鹫食尽人尸之际,也就是人的灵魂升天之时。它们嗜食腐肉清除污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确实具有加速自然界物质转化循环的积极作用。秃鹫主要分布再海拔三、四千米青藏高原,它们是*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鸳鸯:雌雄异色,雄鸟的羽毛鲜艳华丽,头后有羽冠,眼后有白色眉纹;翅上有一队树立的栗黄色扇羽。极为醒目。雌鸟头背灰褐色,无羽冠,也缺乏竖立的扇羽。鸳鸯是我国著名珍禽,特别是雄鸳鸯更是鸭类中羽色的很绚丽的佼佼者,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一直把它视为“守情鸟”,比喻是夫妻恩爱和爱情坚贞不渝的象征。黄梅戏《天仙配》中“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的优美唱词,曾拨动过许多人的心弦。其实鸳鸯并非真正的守情鸟,谈不上白头偕老,倒像一对萍水相逢的薄情夫妻。尽管如此但作为一种美丽的珍奇飞禽,还是需要我们倍加呵护的。鸳鸯属于*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刺猬:刺猬是苏州郊外和农区常见的小型兽类,它们背上的毛与众不同,是无数坚挺的硬刺,能依靠皮肤下面特有的皮肌收缩,使这些硬刺像钢针一样直竖起来。当它们行动不慎从高处失足跌落或者遇到敌害的危机时刻,就赶紧把头和短小的尾巴都卷缩在柔软的怀里,成为一个不可解开的刺球,许多凶猛的食肉动物面对这个刺球实在是莫测高深和难以下口的。但是在它碰上狡猾的野狐时,虽然仍故伎重演用卷身法作为掩护和防御,也难以逃脱性命,因为业狐能用运吻部使劲插进卷缩的刺猬的腹部,然后将刺猬抛入空中,当它落到地面一瞬间失去自制和防卫力的时刻,就会遭到野狐的毒手。昆虫及其幼虫是刺猬的主食,要占到食物的95%以上,为协助人类灭蝇除害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刺猬也经常在夜间爬到瓜地、桑园和葡萄园里去盗吃瓜果等,对农业和养蚕业造成一些损失。刺猬皮是传统的中药材,有泄热凉血,解毒止痛的功能,并且还能医治反胃吐食、鼻孔流血。现已列为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
花面狸:花面狸是灵猫科中比较常见的种类,也是分布区很北的一种,很远可以抵达北京,由于脸上清晰的白纹而得名。它们经常在树上活动和觅食。每当夏秋之际的水果成熟季节,成群接队的花面狸就在夜里潜入果园,大肆盗食果实,边吃边排粪,不消几个晚上,整个果园里的累累硕果就可能被它们连吃带啃,糟蹋的满园狼籍,残不人睹,果农的一年辛苦也随同付之东流了!这就是它别名果子狸的出典。肛门两侧的臭腺不发达,但是在遇到来敌侵袭时,也能从中散发臭味的分泌物进行自卫,使侵犯者望而生畏。花面狸一直是我国人民嗜食的野味,它的香腺结构简单,香膏的利用意义和经济价值都不高。目前,长江南岸各地的数量较少,以被列为江苏省的重点保护动物。
黄鼬:黄鼬俗称黄鼠狼,是城郊和农村常见的小兽,很多人对它都没有好感,常用“黄鼠狼给鸡拜年”的贬词来形容别有用心者的心理活动。那么,它究竟是好还是坏呢?黄鼬的身材修长,四脚短小,说它是世界上身子很柔软的动物似乎并不算夸张,因为它的腰软善曲,手摸上去软得简直同棉絮相差无几,可以穿越看起来毫无办法通过的狭窄缝隙,有了这个本领,就像蛇一样,任意钻进鼠洞内,轻而易举的捕食耗子了。它的性情残暴凶狠,决不放过所遇到的弱小动物,即便吃不完,也一定要把猎物全部咬死。黄鼬的主食是老鼠和野兔,尽管野兔在短距离内跑的挺快,但在长时间的高速追逐下,很后总会由于恐惧和力竭而被赶上咬断脖颈,做了黄鼬口下的牺牲品。据调查,每头黄鼬一夜之间可以捕食6~7只老鼠,不难想象,大量的黄鼬一年四季能协助人类消灭多少鼠害呀!黄鼬及其家族的其他成员还有一种退敌的武器,那就是位于肛门两旁的一对黄豆形的臭腺,它们在奔跑的同时,能从臭腺中喷射出一股臭不可忍的分泌物。分泌物射中头部的话,就会引起中毒,轻者感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严重的还会倒地昏迷不醒。黄鼬皮是制作裘皮大衣的上等原料。
乌龟:乌龟是我国龟类中很普通和很常见的种类,民间称它为金龟、草龟、泥龟,而它的稚龟又叫金钱龟。乌龟的腹甲在中药材里谓
之龟板,是我国传统的珍贵药材,胶质、脂肪和钙盐的含量都很高,有补心肾、滋阴降火止血等功效。乌龟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它们荤素兼食,既在自然界中吃蚯蚓、虾子和幼鱼,也毫不挑食啃吃喂给的植物的茎叶、粮食。乌龟饲养者不但可以使母龟进行产卵,并且还能够运用调节龟卵孵化的温度,达到控制孵出稚龟的性别,当温度为25度孵出的稚龟,几乎是清一色的雄龟,假如把孵化温度调节到28度以上,那么孵出的就完全是雌龟。乌龟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
白天鹅:栖息在岩边丛生很多水生植物的各种水面和芦苇丛生的大型湖泊中,主要以小型动物、鱼类以及水生植物为食,冬季多见于长江以南各地区。
大雁:又称鸿雁,是家鹅的原祖,分布于西伯利亚,冬时迁抵我国沿海一带,植食性。
白腹锦鸡:人称铜鸡,二类保护动物,嗜吃竹笋,也兼吃各种种子,浆果和昆虫等。
海鸥:广布于欧亚大陆,夏在北方,冬迁南部以至菲律宾及非洲北部,食物主要鱼、螺、昆虫等,也兼吃植物嫩芽和谷物。
眼镜蛇: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眼镜蛇科一种极毒的蛇,遍布华南一带,多在夜间活动,捕食鱼、蛙、蟾蜍、鸟及鼠等,亦吃鸟卵。激动时领部的肋骨向左右扩张,皮面上的斑纹呈眼睛状,故名。
野猪:哺乳纲,偶蹄目,猪科分布于亚、欧大陆的南部和中部,东至日本,多在夜间活动,杂食性,是山区的一种重要的狩猪动物。
雪豹:是中亚高等动物,中国产于西北、西南常年积雪的高山上,栖处可以高达海拔四、五千米,它的皮毛又长又密,乳白的底色上略显青色。
金雕:栖息于高山平原和针叶林区,平原少见,飞行迅速,性凶猛,分布于我国东北和西部山地及沿海地带,亦见于中部地区,主要捕食大型的鸟类和兽类,有时甚至袭击家畜和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