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健康用油的方法
在生活中,很多人习惯地认为食用植物油不过跟酱油、醋、盐一样是一种调味品;也有人认为,植物油只要不是假冒伪劣产品,用什么样的植物油都无所谓;更有一些人专门选择味香的、符合自己口味的植物油。殊不知,如何使用、如何保存植物油,皆有学问。
( 1)购买植物油时先看一下加工工艺 。目前国内植物食用油的加工工艺有两种:一种是浸出法;即用有机溶剂提取,如色拉油,生产工艺中需要进行溶剂消除、高温精炼、脱色、脱臭等,这样生产的`色拉油无疑是纯度很高的食用油脂,但难免造成一些营养成分的损失。还有一种工艺是压榨法,如花生油,花生本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加工过程采用的是物理压榨法,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保证了原汁原味。2004年5月1日实施的食用油*新标准规定要在产品上标明是“压榨法”或“浸出法”工艺及原料产地,否则不准上市销售。
(2)要慎选品牌,注意生产日期 。植物食用油的质量与品牌和新鲜度关系密切。所以选购食用油时要选知名品牌。同时要选择生产日期短(购买时与生产日期间隔不要超过3个月)。要选装在透明容器里的颜色较浅、清澈透明的油。包装要密封,无破损、无漏液,无沉淀及泡沫,无异味。
(3)密封保存在避光低温处。 食用植物油的氧化变质有“传染性”,所以应将植物食用油放在阴凉避光处,盖严盖子,严防空气和水分进入。不要一大桶油天天打开盖子往锅里倒油,也不宜把新鲜的油倒在旧油瓶中,因为这样做容易使油加速氧化劣变。
(4)避免长时间高温烹调 。植物食用油在持续高温下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不仅会损失掉一些营养物质。还会生成许多有害物质。所以炒菜时油刚有一点烟影子时便可放入菜肴,更不要长时间煎炸。
(5)控制食用油的总用量。 营养医生指出,食用油是人体吸收脂肪成分的主要渠道,人体每天所需脂肪成分的70%来自食用油。而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均与油脂摄入过多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无论选用何种食用油,每天烹调要尽量减少用油,少吃煎炸食物,尽可能多地选择炖、煮、蒸、凉拌等少油烹调方式。
(6)荤素油要搭配或交替使用 。人们认为吃动物油易患冠心病、肥胖症等,所以忌食动物油。其实,动物油可以起到改善颅内动脉营养与结构、抗高血压和预防脑中风的作用,猪油还具有形成人体饱腹感和保护皮肤与维持体温、保护和固定脏器的功能。所以正确的办法是植物油与动物油搭配或交替食用,其比例是10∶7。
民众膳食摄入的脂肪中,食用油脂是人体纯热能的食物来源,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很好的作用,所以有医生建议,一个人每天应保持2-3汤匙食油量。只要掌握了以上诸点,就可以基本上保证健康和安全了。
植物油真的比猪油好吗?怎么用油才真的健康?
植物油和猪油都有它们各自的好处吧,如果用法不一样的话,那么发挥的好处也是不一样的。不能说谁比谁更好,只能说他们在什么用法上面会更加的好。因为每个事物都有它们存在的意义,也有他们存在的作用。
就拿猪油来说,如果是肥胖的人,他们绝对不会再吃猪油了,因为医生也建议吃植物油。因为猪油是猪身上的油脂熬练而成,就相当于我们人身上的脂肪一样。
因为肥胖的人如果再吃猪油的话,那么还会增加他们的肥胖,如果过度肥胖的话就会造成很多的生理疾病。而且对于有高血压的病人来说,是不能吃猪油的,因为高血压的病人要进行低盐低脂饮食,吃猪油的话就相当于是高脂饮食了。这样吃了猪油以后还会增加他们的高血压。
但是对于那些身体比较瘦营养比较匮乏的人来说,他们就是比较适合吃猪油的,而不适合吃植物油。但是说起植物油,现在市面上的植物油种类也很多,我们在挑选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哪一种植物油才更好。
玉米油,大豆油,橄榄油,各种各样的植物有都有。就在去年我父母买的植物油在锅里面不小心煮干了以后就直接煮成了一块儿橡胶一样的物体。在那以后,他们再也不敢在外面随随便便买其他的植物油了。
自己的健康都是买那种纯正的菜籽油,去那种专门榨菜籽油的地方。他们看来这样吃起来才放心更安全。
现在人们确实也更加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健康了,如果是不安全的有那么吃了也影响我们的健康,还不如不吃。
健康吃植物油的方法健康吃植物油的方法
油可谓中国饮食的重中之重。由于种植的作物不同,我国各地在吃油方面也有所差别。下面我们就邀请医生指导大家如何健康吃油。
1、大豆油适合炖煮。
大豆油是由黄豆压榨加工而来的,主要生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各区域。
(1)优点:
大豆油中以亚油酸占绝对优势,含有少量α-亚麻酸,饱和脂肪酸非常少。亚油酸对减少心脏病风险作用有限,但α-亚麻酸较为有益。临床营养实验证实,引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除了高量胆固醇外,其他两种因素就是高血压及血管栓塞,亚麻酸恰好可减少这两种因素。大豆油维生素E较为丰富,淡黄色来自于少量的胡萝卜素。
(2)缺点:
由于亚油酸和亚麻酸都不耐热,亚麻酸尤其怕热,煎炸或反复受热之后容易氧化聚合,对健康十分有害。
(3)建议:
大豆油很好用于低温烹调,比如做面点、煲汤、炖煮及调馅等,不宜长时间高温烹炸食物。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等脂肪酸构成与大豆油类似。如果平时豆制品吃得很多,豆油的物质从豆制品里已经摄取了,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很充分,就没有必要天天用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做菜了,可以用橄榄油、茶籽油、花生油、米糠油等含更多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来烹调。
2、胡麻油很好凉拌。
胡麻油又称亚麻籽油,是从胡科植物胡麻种子榨取的油。胡麻生性喜寒,适合生长在陕甘宁等地区。胡麻油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油,其中的“胡”字指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及地区。
(1)优点:
胡麻油中的必需脂肪酸亚麻酸含量达50%以上,远远高于深海鱼油的5%和核桃、松子的6%~12%,堪称“陆地鱼油”。亚麻酸是一种欧米伽3脂肪酸,在人体内可转化为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它们能到达大脑细胞膜和视网膜、视杆细胞膜中,使生物电脉冲在大脑中的定向传递加快,有利于思维,并使记忆容量更大。所以,亚麻酸具有增强智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保护视力的功能。亚麻酸还能调整血脂异常,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并抑制癌细胞的产生和转移。
(2)缺点:
胡麻油易氧化聚合,很不耐热。
(3)建议:
儿童、孕产妇、老人等可以适当选择胡麻油,对智力发育、延缓记忆力下降有好处。胡麻油不饱和程度太高,开封后要尽快吃完,很好用于凉拌。
3、花生油用于炒菜。
“白房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山东大花生”历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用此榨取的花生油自然成为山东人很主要的食用油之一。
(1)优点:
花生油中各类脂肪酸比较平衡,其中还富含维生素E,这种维生素能减轻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整体来说,花生油风味好,耐热性也不错。
(2)缺点:
花生油中欧米伽6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达37%,但基本不含欧米伽3脂肪酸。花生容易污染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特别容易溶于油脂。
(3)建议:
购买花生油一定要选择大品牌的优质产品,尽量不买小作坊产品,以防黄曲霉毒素超标。从烹调方面来说,花生油稳定性较好,可用于日常炒菜,但不适合用于爆炒或油炸。需要提醒的是,花生油搭配欧米伽3脂肪酸丰富的食用油如核桃油、杏仁油、紫苏籽油食用,更有利于健康。
4、山茶油可代替橄榄油。
山茶油又名茶籽油,取自油茶树的种子。在湖南、江西等地的丘陵地带,漫山遍野都是油茶树,山茶油几乎成为中南乡土文化的美丽符号。
(1)优点:
山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5%~97%,高于任何油脂,而且油酸(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升高其中的“好胆固醇”,对控制血脂有益)含量达80%左右,甚至比橄榄油还要高。山茶油在营养价值、食疗功能方面并不逊色于橄榄油,并且价格便宜,算得上物美价廉,因此又被称为“东方橄榄油”。山茶油耐热性较好。
(2)缺点:
山茶油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低。
(3)建议:
目前,一些小型榨油作坊采取土法热压榨方法制油,可能存在杂质多、营养损耗大、易霉变等问题,建议尽量购买大品牌山茶油。山茶油适合日常炒菜,也可用作凉拌菜。山茶油适合与大豆油、玉米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搭配。
5、菜籽油选“双低产品”。
金黄色的油菜花总是南方很美的风景。除了欣赏,油菜籽的`产油量非常大,因而菜籽油是南方人常吃的一种植物油。
(1)优点:
关于菜籽油的营养价值,首先是脂肪酸的组成比例很接近人体需求。低芥酸菜籽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低,油酸含量高,它含有的必需脂肪酸亚麻酸比例仅次于胡麻油。其次,菜籽油含有对身体有益的甾醇。甾醇具有降低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并抗癌等生理功能。很后,多酚含量高,多酚具有降低胆固醇、清除自由基、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来源。此外,菜籽油还富含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以及硒、铁等微量元素。
(2)缺点:
医生说,有研究指出,菜籽油中含有的芥酸对人体不利,可导致动物肾胆固醇增高,长期摄入会影响生长发育。我国以前吃的菜籽油是传统的“双高”(高芥酸、高硫苷)油,经过连续的优质育种攻关,现已实现油菜“双低”品质改良,即芥酸含量低、硫甙含量低。所以,大家吃菜籽油已经不必担心高芥酸了。
(3)建议:
菜籽油开瓶后要尽快食用,放置过久,其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破坏,产生对人体不利的物质。好在菜籽油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增强抗氧化作用,使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免受氧化变质。但还是建议尽量买小瓶装,买后尽快吃完。